娃娃鱼是属于鱼吗
- 更新于:2021-12-15 10:49:06
- 阅读 ( )
娃娃鱼不属于鱼类,它是一种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而且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就会生活在陆地上,并用肺呼吸了。这种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在1000米以下的溪流附近都有可能存在,由于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所以叫娃娃鱼。它的食性较杂,能吃的东西也很多。
娃娃鱼是不是鱼?
娃娃鱼叫鱼但不是鱼,它学名叫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两栖纲 Amphibia → 有尾目 Caudata → 隐鳃鲵亚目 Cryptobranchoidea → 隐鳃鲵科 Cryptobrachidae → 大鲵属 Andrias → 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三是陕西安康、汉中、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文兴等地。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恩施,江西靖安、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卢氏县、蒿县,贵州黔东南,其中贵州贵阳贵定县岩下乡成为“中国娃娃鱼之乡”。据统计,大鲵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
为什么娃娃鱼不是鱼?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由于它发出的声音像婴儿的哭声,所以得名娃娃鱼。大鲵在分类上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2米,体重60多千克,栖息于海拔100-200米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岩洞及石缝较多的溪水中。
它体色棕褐色,头部宽扁,嘴大,有细小的牙齿。 眼小无眼睑。躯干粗大,四肢短小,尾侧扁。皮肤光滑,头部皮肤有疣粒,颈部到体侧有皮肤褶。大鲵用肺呼吸,但肺发育并不完善,需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辅助呼吸,因此,它不能远离水域而必须生活在水中。
大鲵夏季繁殖,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卵孵化。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再发育成幼体,幼体经变态成为小娃娃鱼。 大鲵从外形到发育均与鱼类不同,因此它不是鱼。大鲵的幼体结构与鱼相似,成体结构与陆生脊椎动物相同,它的发育过程反映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
娃娃鱼为什么不是鱼?
因为娃娃鱼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和鱼不是一种。
体大而平,总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头部大、平、宽,头部长度略大于头部宽度;雄性蝾螈肛部隆起呈椭圆形,肛孔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蝾螈肛门部分无突起,肛门孔小,周围向内凹,孔内壁光滑,无乳白色颗粒。
成年蝾螈通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洞穴和洞穴中。它们在河口上下的洞穴中更为常见。食性广泛,主要以蟹、蛙、鱼、虾、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等地。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是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可以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然后在水中捕捉鱼、虾和昆虫。大鲵在其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的首位,是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鲵在不同水域,食物来源略有不同,它们吃的水很多,主要是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和小型节肢动物等,此外,在大鲵的胃中还发现了少量的植物成分。生活在长江流域大鲵栖息地的有白海龟、宽唇鱼、马口鱼等鱼类,为大鲵提供了广泛的捕食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