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鱼学名叫什么鱼
- 更新于:2021-12-31 10:51:10
- 阅读 ( )
老头鱼的学名叫鮟鱇鱼,也被称为蛤蟆鱼、灯笼鱼。这种鱼生活在深海中,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的头部有一个凸起,看上去很像灯笼,而且它能分泌光素,从而使其发光,这样可以引诱其它鱼类过来,方便自己进行捕食。如果引来敌害生物的话,它会将灯笼塞到嘴里逃跑。
老头鱼学名叫什么鱼
dd
学名为鮟鱇鱼,俗名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哈蟆、丑婆、海鬼鱼等。
分布:
老头鱼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老头鱼名字的由来:
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平时潜伏海底,不善游泳。有时借助于胸鳍在海滩涂上缓慢滑行,每移动一步哼哼,发出酷似老头咳嗽的声音。所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又称它“老头鱼”。
扩展资料
鮟鱇鱼的生活习性:
1、鮟鱇一般底栖,静伏於海底或缓慢活动。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
2、鮟鱇鱼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大型鱼类的骸骨。强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3、肉食性,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背鳍最前面的刺伸长像钓竿的样子,前端有皮肤皱褶伸出去,看起来很像鱼饵。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猎物,待猎物接近时,便突然猛咬捕捉,再大口一口吞下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头鱼
老头鱼学名叫什么
老头鱼学名为鮟鱇鱼,俗名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海哈蟆、丑婆、海鬼鱼等。分布:老头鱼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老头鱼名字的由来: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平时潜伏海底,不善游泳。有时借助于胸鳍在海滩涂上缓慢滑行,每移动一步哼哼,发出酷似老头咳嗽的声音。所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又称它“老头鱼”。
东北老头鱼学名叫什么?
dd
东北老头鱼学名叫鮟鱇。
鮟鱇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外形特征
头体宽阔、平扁。额嵴有低而圆形的瘤突或呈横形嵴。顶骨棘大;具上、下方骨棘;内、外蝶耳骨棘发达;上耳骨棘发达;关节骨具1指向前外侧的棘;下鲲盖骨具1棘;间鳃盖骨具1棘。
肩棘发达,上具2~3小棘。鳃孔在胸鳍基的下方和后方。第一背鳍6鳍棘,前3鳍棘发达,后3鳍棘较短小。第二背鳍鳍条9~12,臀鳍鳍条8~10。胸鳍宽大,鳍条19~28。眼小。成熟雄鱼的嗅囊较雌鱼发达。脊椎骨26~31。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鮟鱇
大兴安岭俗称老头鱼的学名是什么
老头鱼 鲈塘(Perccottus glehni)属鲈形目,虎鱼亚目,塘科,鲈塘属。 俗称: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英文名:Perch sleeper 。 体粗短,略呈纺锤形,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大而平扁,吻尖而平扁,吻背中间有一大的骨质隆起,眼间区宽而稍凹。口大,上位,斜裂。下颌稍突出,后延至眼球下方。上下颌及犁骨上具有绒毛状的锐齿带。舌宽而长,前缘圆形、游离。眼中等大,侧上位,非常凸出,上缘为眼睑所遮盖,上眶骨凸起为骨嵴。鼻孔两对,前鼻孔微呈管状;鳃盖后缘无刺。鳞中等大,头和鳃盖均有鳞,无侧线。背鳍两个,不连接;胸鳍发达,后缘圆;腹鳍小,胸位,彼此分离;尾鳍后缘圆形。体背部和体侧黑褐色或绿褐色,腹部较淡。体侧有褐缘色不规则横条纹;第一背鳍有2行、第二背鳍有6行浅黄绿色斑点;臀鳍有4行、尾鳍有6-7行浅绿褐色斑点;眼后缘及其下方向后有3条褐绿色条纹。生殖期雄鱼体上出现孔雀绿色的美丽婚装,背鳍出现白色斑点。 喜栖息于江河小支流静水处,尤其是水草丛生的泡子里。活动性不强,不远游;耐缺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越冬能力强,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在水较浅的泡沼中能安全越冬,故被誉为名为“还阳鱼”。主要以昆虫幼虫、甲壳虫幼虫和小虾为食,较大个体也食幼鱼。一般体长达6厘米的2龄鱼始性成熟,产卵期为6月初至7月。产卵适宜水温为16-20℃,卵产出后粘附于水生植物上,排列整齐。雄鱼有保护卵孵化的习性,孵出后2天的稚鱼即主动索食。 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辽河等水系,一般沼泽地均产 鲈塘文字为普生性鱼类,分布广,生命力强。由于体型较小和生活于沼泽泡沼,寄生虫较多,往往不受人们所欢迎。其实它的肉质细嫩,刺少味美,富有营养,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老头鱼身上的寄生虫较多,而且寄生虫多寄生于其头部,所以鱼头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