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购 · Chongwugo

鱼身上起白点点是什么原因

  • 更新于:2022-01-16 03:24:47
  • 阅读 ( )

鱼身上出现了白点主要是因为鱼缸内的温度比较低或水温不稳定,刺激到了鱼,诱发了白点病。白点病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者腮部引起的,这种疾病感染性快、流行性快,患病的鱼要及时隔离治疗。可以立即把水温升高至30度,然后换水并且下盐消毒。病情严重时,可以使用孔雀石绿药浴治疗。

身上长了白点是什么原因呢?

鱼身上长了白点应该是得了白点病。

处理方法:

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

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应慎用。尤其小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鱼弱,故药液浓度要适当降低,浸洗时间要适当缩短。

在10千克水中放人红汞(即医用红药水)0.5—1毫升,浴洗病鱼5—15分钟。如果是成色,则可直接用红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后用新水过洗,再放入干净新水中饲养,也可按l立方米水体(即l000千克)泼洒3—5(克)毫升红汞使池(缸)水浓度为3—5毫克/升。

隔2—3天后视病情状况,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疗一次,然后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饲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扩展资料:

发生环境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

及早发现是最重要的,较轻的症状,可以把鱼捞起,放入30~32℃温水中,因为白点虫在这个水温中不能生长。另外还可以用10%的食盐水兑1000千克水进行药浴,连续3天,即可治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点病

鱼身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鱼身上有白点是白点病的症状。白点病是由小瓜虫侵入鱼体的皮肤或者鳃部导致的。白点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主要的病因是鱼缸中的温度较低或者水温骤变,比如季节交替,更换的新水与老水水温差距过大,都可能会导致白点病。这种病多在春、秋梅雨季节发生,传播速度很快。病鱼患病的初期,胸鳍、背鳍和皮肤均会长出白点。病鱼虽然能正常觅食,但会常用身体摩擦硬物。患病的后期,它们无法正常进食,很快就会死亡。

鱼身上有白点怎么办

1、隔离:白点病具有传染性,发现病情后马上把病鱼隔离喂养。水温要比原水升高2~3度,治疗的期间需要维持住水温。因为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水温在25度以上时就会停止发育,水温在28~30度时就会自然死亡。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撒全缸,或者在水中放入甲基蓝药液治疗。

3、中期、晚期:可使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者是0.5ppm的孔雀石绿溶WWw.CHoNGWugO.∴COm液浸洗病鱼,浸洗2-3小时左右。病鱼症状消失后应立即换水,避免鱼在水中待太久导致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