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最高能飞多少米
- 更新于:2022-01-18 20:23:48
- 阅读 ( )
麻雀能飞到大约10-20米,也就是6楼左右的高度,飞不到太高的地方。不同鸟类的飞翔能力是不同的,秃鹫就能飞到几千米高的地方,但很多鸟类都飞不到152米高。麻雀能飞到的高度则更低,这是它们的身体构造使然。它们的翅膀非常小,无法支撑它们飞到非常高的地方。当处于比较狭窄的空间中时,它们更不会往高处飞。
麻雀可以飞多高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请问。麻雀一分钟飞多少米?
麻雀的两翅与其身体相比较,相当短小,故不能远飞,往往仅在短距离间活动。飞行时速度每秒种不超过8~10m,高度一般在10~20m,而且飞行不能持续到4分钟(诚心为您解答,亲 请随手设为“好评”哦,对您没有任何损失的哦,谢谢啦!)
小麻雀一般能飞多高
善于滑翔的猛禽如秃鹫往往飞得很高,以便俯视下面的地面环境。秃鹫的飞行高度约7 620 m。但是一般说来,除迁徙之外,鸟的飞行高度普遍低于152米,而大多数鸟类的飞行高度也很少超过914 m。据估计,横越加勒比海迁徙的大多数候鸟,其飞行高度大约为3 048 m。但是,鸟类也有飞行到更高高度的时候。北爱尔兰一个雷达站曾显示,有一群候鸟的飞行高度为8 839 m,经过的飞机领航员用肉眼判断像是大天鹅。1973年,曾有一只兀鹫在象牙海岸约11 278 m的高空与一架飞机相撞。麻雀能飞多高?
拉丁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英文名Tree Sparrow,别名霍雀、瓦雀、嘉宾(本草)、硫雀(辞典)、家雀、老家贼(北名)、只只(南名)。
成鸟从额至后颈部肝褐色;上体砂褐色,背部具黑色纵纹,并缀以棕褐色;尾暗褐色,羽缘较浅淡;翅小覆羽栗色,中覆羽的基部呈灰黑色,具白色沾黄的羽端,大覆羽大都黑褐色,外翈具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一枚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这是该属(Passer)鸟的一个共同特征。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较阔,棕色亦较浓着;眼的下缘、眼的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概白,耳羽后各具一黑色块斑;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色,两胁转为淡黄褐色,尾下覆羽与之相同,但色更淡,各羽具宽的较深色的轴纹,腋羽色同胁部。
幼鸟(7~10月间)羽色较成鸟苍淡。头顶中部砂褐,两侧和颈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眼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斑比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两胁和尾下覆羽渲染灰棕色。
虹膜暗红褐色;嘴一般为黑色,但冬季有的呈角褐;下嘴呈黄色,特别是基部;脚和趾等均污黄褐色。
麻雀栖息环境很广,但一般总是多栖息在居民点或其附近的田野。大多在固定的地方觅食和在固定的地方休息;白天活动的范围大都在2~3km之内,晚上匿藏于屋檐洞穴中或附近的土洞、岩穴内以及村旁的树林中。鸣声极噪杂,略似“zek-zek-chi,chi,zek,zek,”平时总是三五只或更多的群集,叽叽喳喳叫得不休,特别是集大群时,百米以内均可听到。
麻雀的两翅与其身体相比较,相当短小,故不能远飞,往往仅在短距离间活动。飞行时速度每秒种不超过8~10m,高度一般在10~20m,而且飞行不能持续到4分钟。
麻雀找食时很机警,如地上撒有粮食,它总是先向四周巡视后,觉得安全,或见有几只在吸食是,更多的鸟才敢飞去,而任何一个突然的声响,都会毫不例外地全被惊飞。虽一年四季均为集群活动,显有不同,春季繁殖期间,雌雄主要成对活动,共同营巢、孵卵、喂养幼鸟,幼鸟长大习飞离巢,先随老鸟一起活动,而后老鸟进行第二次繁殖,幼鸟才自相结群活动。秋后,所有成鸟与当年的幼鸟合群,其数量可达数百以至上千只在田野或仓库等地探食谷物。冬季,仍结群觅食,不过群集变小,活动范围也由散布在田野的情况,渐缩到房院周围,至春初渐分散为更小的群,并开始自相配对。在西北地区,由于季节气候变化剧烈,秋末冬初尚可见到垂直迁移现象。像青海湟水河谷的树麻雀,寒冬到来时,逐渐从海拔较高的上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迁移到较暖的下游地区去过冬。
由于亚种不同,它们分布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高度为2800m以下地区,它们多生活在农作区附近,很少在远离这种环境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见到。分布最高的是西藏亚种,可达4500m左右。
麻雀主要吃植物性食物(雏鸟除外),包括粮食和杂草种子,也吃一些小型昆虫;雏鸟的食物主要是昆虫。
麻雀营巢地点大都在人为景观环境,如村庄的房舍、庙宇、城市建筑物,也有的在土墙洞穴,除此之外也有的营巢在树洞中,亦见利用废弃喜鹊巢,松柏树的枝垭间,废弃的烟筒内等等、巢距地高和巢间距随筑巢环境而定。
遍及全国各省区。国外分布也很广泛,从澳大利亚向北沿海至欧洲东部鄂霍次克海地区,向西遍及整个欧洲。亚洲从日本,朝鲜经我国向西,通过南亚,西南亚,一直到大西洋沿海岸诸国及其附近岛附近岛屿均有分布。
麻雀在北方每年从3~4月起开始繁殖。交配时有“婚戏”行为,这时雄鸟显得特别活跃,并常用低而柔弱的叫声,同时抬头举尾,东张西望,站立不安,还引起群内其他雄鸟参加。这是雀声特别嘈杂;有时叫声正在激发时,常突然安静下来,飞走几只,或全部飞去,分散各方。这样便完成配对过程。巢由雌雄鸟共营,约5~6天造就,然后开始产卵,产卵均在清晨5.00~9.00之间;每天产一卵,有时也有间隔一天的。产卵期亲鸟不入巢过夜。每窝卵数一般4~6枚,少为3枚,罕见2枚(西宁),最多8枚,以5枚最为常见。卵色变化很大,有的为淡褐色,有的呈白色沾蓝,都杂以下规则的灰蓝、黄褐和紫褐色粗斑,于卵的钝端尤为浓密;卵呈椭圆形;重2.0~2.1g,卵的大小15枚平均为19.3mm14.2mm。
麻雀的孵化期为10~12天,也有记载是12~14天的。雏鸟留巢期为10~15天。孵出时间多在早晨8时左右,刚出壳的雏鸟周身光秃无羽,皮肤红带黄色,眼未睁开、这是体重仅1.4g左右,轻于卵重;4~5天开始睁眼,羽区基本形成,初级、次级飞羽、小翼羽的羽鞘生出;9.5天,体重平均达19g,为雏期中体重最高的一天,从外貌上可以辨认出是麻雀的雏了;13.5天,体重降至16.69g,相当于6.5天时的体重,但体长则与日俱增,直至趋于稳定,此时体长已达110mm,体表已发育定形,有的雏鸟开始离巢,有的相隔一天出飞,雏鸟出飞离巢后,当天晚上就不同入巢过夜。
麻雀每年繁殖的次数,在我国南北方因气候的不同呈现差别。河北省一带记载最多繁殖3次,广州为4次,吉林记载为2次(或3次)(在5月下旬孵出第一窝,7月又孵出第二窝)。青藏高原仅1~2次。
迄今所知麻雀在我国有6个亚种:指名亚种 Passer montanus montanus (Linnaeus);新疆亚种 Passer montanus dilutus Richmond;青藏亚种 Passer montanus tibetanus Stuart Barker;普通亚种 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云南亚种 Passer montanus malaccensis Dubois和藏南亚种 Passer montanus hepaticus Rip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