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犬遭到电击
- 更新于:2021-05-16 04:56:42
- 阅读 ( )
笼中之犬
1967年,美国曾有一位名叫塞利格曼的心理学家,用狗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该实验名叫“笼中之犬遭电击”。将狗狗关在笼子里,配上一个蜂鸣器,只要蜂鸣器一响,便电击狗狗www.ChOngwuG!O.cOM,紧锁的牢笼里,狗狗无处闪躲。
多次实验后,方式改变了。当蜂鸣器一响,牢门就会打开,最后再进行电击,猜猜狗狗会怎么样?此时,狗狗早已“认命”,非但一动不动,而且在电击尚未开始之前,便抢先一步倒地抽搐和呻吟。更惊人的发现还在后面,人竟然也会如同“笼中之犬”一般。
手指穿梭
“笼中之犬遭电击”实验8年后,塞利格曼再次进行实验,这次的对象是大学生,实验的名称为“手指穿梭”。3组大学生,第1组遭受噪音折磨,且无法停止;第2组同样受到噪音的折磨,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噪音停下来。第3组用于对照,啥事没有。
实验不断地进行,重复足够多的次数。此时,塞利格曼让3组实验对象接受新的实验器材,一个可供“手指穿梭”的箱子。箱子的设计十分巧妙,手指伸入时会有同样的噪音;当手机移动至另一侧时,噪音消失。
实验的结果表明:第1组大学生已经“认命”了;第2组大学生通过移动手指消除了噪音;第3组同样也学会移动手指。这就是人的“习得性无助”,这或许是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内卷”、“996”都是小事,关键是“认命”了,懒得结婚生子,得过且过。
地主家的仁慈
有人说,要让年轻人摆脱“习得性无助”,不要再像“笼中之犬”一般,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同时降低期望。实际上,这不过是“地主家的仁慈”,员工不过是螺丝,坏了马上就可以更换,何必自找麻烦。
我国有一位名叫陶渊明的大文豪,曾写下《桃花源记》的传世名篇,更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名句。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活法,何必追求功名利禄,回家种田它不香么?人与自然一体,掌握全部生产资料,对自己负责。
您认为当代年轻人已经“认命”了吗?“笼子之犬遭电击”的比喻是否恰当?应对“习得性无助”,您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