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开叉了还能长好吗
- 更新于:2021-12-04 21:48:38
- 阅读 ( )
孔雀鱼出现尾巴开叉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是可以长好的,不过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来进行应对。若是得病导致的,需要及时治疗,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使用盐或者黄粉、高锰酸钾等治疗。若是水质太差导致的,需要及时换水或者使用过滤器净化水质。若是养殖密度太大,它们互相撕咬导致的,则需要更换更大的鱼缸。
孔雀鱼尾巴开叉怎么办
孔雀鱼尾巴开叉的原因有很多,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对策。
1、如果是鱼儿之间撕咬引起的,需要找到攻击性强的鱼,将其从缸中移走。
2、如果是不适应水质引起的,需要先让它适应一段时间,情况不好的话再进行换水。
3、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开叉会越来越大,需要立刻进行治疗。
扩展资料: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
孔雀鱼栖息在温暖的泉水和杂草丛生的沟渠、运河。出现在各种栖息地,从低海拔浊度高的池塘、运河和沟渠到高海拔原始的山区溪流。能容忍宽的盐度范围,但需要相当温暖的温度和有植被的平静水域。
孔雀鱼的尾巴被别的鱼咬坏了,还能长好吗?
解答:
一般的情况是不能的,要消毒,杀菌,鱼不死就已经不错了,我家有很多条的孔雀鱼,没见过那条被咬后还能长出来的。
怎么治好孔雀鱼尾巴开叉
孔雀鱼尾巴开叉有多种因素造成的。
1)新买来的鱼对水质不适应造成烂尾,容尾,烧尾等现象。
2)孔雀鱼相互间追逐,撕咬也会造成尾巴开叉。
3)细菌引起的开叉,通常在尾巴中间开一小叉,如不及时处理伤口会越来越大,容易被水霉菌吸附上去,造成病菌感染。
建议措施:
1)按时定期清洗鱼缸,可用适量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2)减少换水密度,保持水质稳定,投喂的饵料要消毒处理。
3)将发病的鱼单独饲养,可以用孔雀石绿,甲基蓝等药物药浴病鱼。
孔雀鱼尾巴断还能长吗?
如果是被咬掉的,会重长,但非常慢. 而且,长不回原来的样子了,就是说,长是能长但不能完全恢复. 您可要小心鱼的尾巴被细菌感染.隔离吧. 至于能不能我认为要看被咬掉的部分的大小,全咬了八成是没希望了,一小块还行,不过纹理和形状会与原来的略有不同.时间嘛,不会短了,几个星期差不多.另外,给您看一则资料,以后混养鱼要小心: 选择混养鱼种时,您可以从下列几点来考虑: 首先,共处一缸的鱼只体型不可有过大的差距,大鱼往往会仗势欺小鱼; 第二,要掌握混养鱼的食性,不同食性的鱼混养一池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第三,要考虑水质、水温的适应问题,比如非洲慈鲷喜欢PH值较高的水质,七彩神仙、血鹦鹉等鱼较喜欢pH值较低的水质,许多被称为热带鱼的并不是喜欢很高的水温,有些鱼比如锦鲤、金鱼等冬天根本无须加温; 第四,攻击性较强的鱼不要和习性较温和的鱼混养,相反,攻击性较强的鱼混养在一起,反倒能减少互相之间的攻击; 最后,要强调的是混养的鱼在空间的分配上应力求均匀,有些鱼的领域性很强,要避免由于密度太大而发生因争夺地盘的争斗.孔雀鱼烂尾后,尾巴还能长出来吗
烂尾病是淡水鱼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可以引起病鱼大批死亡。饲养孔雀鱼时,很多鱼友都遭遇了孔雀鱼烂尾的情况。烂尾病的病因:1、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2、可能是鱼之间,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3、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 烂尾病的症状: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
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烂尾病的治疗方法:1、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 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4、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5、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6、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烂尾病的预防:1、保持生活水环境干净;2、放养密度要适当;3、要加强管理,水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所投饵料要既少且精;4、经常换些干净水,及时捞除残饵,定期排除池底污物;5、定期撒生石灰,使池水呈弱碱性。
总之,不管是饲养何种鱼,水质非常的关键,正如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一样,孔雀鱼生活的环境也需要保持干净,这才是避免疾病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