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购 · Chongwugo

金鱼尾巴上有白点是什么病怎么治

  • 更新于:2021-12-16 05:45:49
  • 阅读 ( )

金鱼的尾巴上有白点,是因为得了白点病。这是一种由小瓜虫引起的疾病,危害比较大,而且具有传染性。金鱼发病的时候,不仅尾巴上会出现白点,慢慢整个鱼身都会布满白点。这种疾病在春季、秋季以及梅雨时常见。发现金鱼得病后,要把水温提升到25-28度,来抑制小瓜虫的生长、繁殖。病情严重时,可以用硫酸亚汞药浴治疗。

金鱼尾巴上有白点是什么病啊

一般来说,金鱼尾巴有小白点主要是小瓜虫引起的。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这种疾病的金鱼,身体的白点会越来越多,到最后会布满全身。

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不及时的治疗,金鱼就会一命呜呼了。

此外,要治疗白点病,还可以尝试使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治疗。但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标准的剂量来使用。而且人在接触这两种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这两种药物却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所以,很多专家也不太建议人们使用这两种药物给金鱼治病。

我的鱼缸里的金鱼和鲤鱼身上、尾巴上有好多白点,是什么病啊,怎么办呢?

金鱼进入秋冬季,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很容易生白点,这种虽然不算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如果照顾不好及治疗方法不当,那很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严重时会影响整个水族里的金鱼,一些鱼友提出白点病在治愈后还会反复,下面将白点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白点病: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当白点虫侵入鱼体后,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只有当小白点虫在鱼体繁殖后,新个体游到水中,药剂才能杀死它们。治疗法为使用百分之0.01浓度的孔雀绿溶液,把病鱼浸泡多天,直至小白点完全消失,孔雀绿溶液的毒性很强,不可使用过量,否则金鱼亦会被毒死,或使用市售的Sera治白点剂、美利坚立灭白点、女王鲸治白点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

有鱼友问,全缸施药后白点消失,好了一两个星期又会出现。老是这样循环为何?这也是养金鱼人经常能遇到的问题,一般的药治后可直接杀死成虫,但问题在于药治只能杀死成虫,而其幼虫,能够藏在鱼体表皮内,药性无法深入,所以还会反复。一些书籍上写将水温提高到30度,就可以将白点去掉,但对于金鱼来说这个温度太高了,就是治好了白点,也可能引起其它问题。建议在用药的同时,多一些日光照射,注意换水时水温相同,白点消失后坚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净水剂,白点就会彻底根治。

我的鱼缸里的金鱼和鲤鱼身上、尾巴上有好多白点,是什么病啊,怎么办呢?

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

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 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

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

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

病程一般5~10天。 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

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

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

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2。斜管虫病 [病原体 属管口科斜管虫属。主要寄生于皮肤和鳃上。对寄主的选择不严格,也不限于幼鱼或成鱼,但幼鱼对此虫最敏感,往往引起严重死亡。

水族箱等小水体饲养的小鱼,很容易被侵害,甚至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也发现因此虫引起大批死亡的情况。 [症状 斜管虫身体比小瓜虫小得多,肉眼看不见,也没有白点等症状表现。鱼体感染的部位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鱼体病灶部分的皮肤形成苍白色和蓝灰色粘膜层。

由于皮肤和鳃的组织受到破坏,容易感染细菌。病鱼体质消瘦、变黑,呼吸功能受阻,食欲不振,最终导致死亡。斜管虫繁殖的适宜水温为12~18℃,在冬春季节易于流行。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泡,也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七(0。

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混合溶液在水族箱中遍洒,均可见效。花鸟虫鱼市场供选购的观赏鱼品种繁多,不同形状、各种色彩,大大小小,令人目不暇接。但没有经验的新手,能否轻松地养好这美丽的鱼儿呢?要知道某些品种的观赏鱼只有行家才能养好!在自然水体中,大多数观赏鱼群体活动,因而在水族箱中不能将它们成双配对地饲养。

在饲养大多数观赏鱼时,水族箱中每种鱼至少要有6~8条。这样,既适合它们习性,观赏效果也更好。我们将最受人喜爱的不同种类观赏鱼简述如下,以助您选购鱼。 鼠鱼:整天在水族箱底寻觅饵食,喜群集,绝不可单独饲养,同样的至少5条一起饲养。

和有些说法不同,它们不是水族箱内的“拣垃圾者”,而像其他观赏鱼一样,它们也需要高质量的均衡饲料。 脂鲤:主要生活在水中层,成群游动,非常好看。饲养时,同种鱼越多,观赏效果越好。

神仙鱼或天时鱼:容易饲养,但绝不可和红绿灯鱼混养,否则红绿灯鱼会成为它们的美食。 剑尾鱼:活动特别强,是快速游泳者。 ○ 养鱼用水有学问 金鱼生活于温带地区,属广温性鱼类,对水的适应性很强,因此,河水、湖水、井水、泉水、水库水等均可用来养金鱼。

这些水中虽然滋生着适于金鱼生存的丰富的浮游生物,但因其中容易混入对金鱼有害的水栖昆虫和致病菌等敌害生物,在使用时须采取过滤等趋利避害的措施。井水和泉水含矿物质多,大部分为硬水,只要不含有毒物质,而且注意调节水温,也可用来饲养金鱼。

而城市中自来水取用方便,含菌类极少,对人畜无害,最适宜于养金鱼。 热带观赏鱼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原产地的气候炎热,终年温差变化很小,适宜于在软水中生活,所以对水质的要求比金鱼严格,而我国各地自来水的硬度均在5~15度范围之内,用自来水养热带鱼,须采取软化水质处理的措施。

但对初学饲养热带鱼的人来说,养殖的品种大多为对水的适应能力较强的鱼,所以可不必考虑水的硬度,直接使用经晾晒处理的自来水就可以了。 当然,以后积累了养鱼经验,由饲养一种鱼发展到养若干种鱼,特别是在人工繁殖热带鱼时,便一定要注意水的软硬度,一定要将它调到繁殖对象所需的最适宜数值,这样,您的鱼缸便会日渐一日地繁茂起来。

○ 养鱼法则 ● 鱼缸需比脸盆大,莫为省钱爱靓用个小小缸 ● 养鱼先养水,过滤、充氧等设备还要先添上 ● 买鱼莫贪心,宁少勿挤,谨防缺氧 ● 挑鱼须当心,若有呆滞生病状,品相再好也难养 ● 养鱼需宽心,发现异常先观察;如果随意用药,好心帮倒忙 1、鱼儿外伤别操心,抹红药水就搞定 2、鱼儿拉稀要小心,饿饭外加泡呋喃,再把食物水质清 3、鱼儿翻肚别灰心,升温、浅水、饿饭或者有效。

金鱼尾巴上有白点是什么原因

在养殖金鱼的时候,有时会观察到它的尾巴上出现一些白点。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它们得了白点病。这种病是由一种叫做“小瓜虫”的原生动物导致的。它们会侵入金鱼的皮肤或者鳃,导致金鱼发病。

金鱼在发病的时候,不仅会在尾巴上发现一些白点,慢慢整个鱼身都会布满白点。这种疾病在春、秋以及梅雨季节的时候都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水温15-23度的时候,最适合于小瓜虫的生长和繁殖。这种病本身是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可以达到70%-80%。而且,它还具有传染性,若是群养,那么很快就可能导致鱼群中大部分个体死亡。

金鱼尾巴上有白点如何治疗

1、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最好用药来治疗。在水族馆中可以比较容易买到专门针对这种病的药物。用硫酸亚汞溶液药浴治疗也是可以的。

2、发现金鱼得白点病后,需要适当升高水温。因为小瓜虫的适宜温度是在15-23度,因而可将温度调整到25-28度之间,让它们的生存环境变得不适宜。不过,骤然升高温度是不行的,这会导致金鱼出现不适。因而需要缓慢地升高温度。

3、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水质。水质差是导致这种病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每次换水,可以换掉三分之一左右,不用太多。注入新水的速度不能太快。另外,还可以掺入一些杀菌剂等物质,来预防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