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购 · Chongwugo

什么鱼也潜入深海过冬

  • 更新于:2021-12-19 16:18:48
  • 阅读 ( )

梭鱼会潜入深海过冬。这种鱼是一种近海鱼类,通常栖息在河口或海湾,也能进入淡水中生存。它的本性活泼,善于跳跃,通常以水底的有机物为食,个头比较大。这种动物虽然不会长距离洄游,但到了冬季,往往会游到深海中,也有个别的可以在浅海以及海湾处过冬。

除了梭鱼什么鱼潜入深海过冬

小型钻光鱼和鮟鱇鱼。

鮟鱇(n kng),俗称蚧巴鱼、蛤蟆鱼、海蛤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鮟鱇是深海鱼类,外形非常奇特。身体呈短圆锥形,头巨大而扁平,嘴扁而阔,其边缘长有一排尖端向内的利齿,双眼长在头背上,体柔软,没有鳞。

鮟鱇鱼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种类多样:大者可达1~1.5米。我国有3种,一种是黄鮟鱇,一种是黑鮟鱇,另一种是隐棘拟鮟鱇。黄鮟鱇下颌齿多2行,口内白色,臂鳍条8~11根。

黑鮟鱇下颌齿多3行,口内有黑白圆形斑纹,臂鳍条6~7根;隐棘拟鮟鱇第一背鳍鳍棘3,肩棘发达,仅分布于南海600米以上深海区。黄鮟鱇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什么鱼冬天的时候潜入深海极少进食

冬季气温低冷,来鱼的活动和吃食自将大大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的管理主要是防寒保暖,适当投饵,尽量保持鱼不清瘦和不发病。为了防止鱼失膘,保持其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性腺发育,安全过冬,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保温:鱼缸要置于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室温要保持在4℃以上,使鱼有一定的食欲。

2、少换水:整个冬季,换水、加水、清污等操作,在确保鱼安全的前提下,都要减少到最低限度,换水周期在半月左右,要在中午进行。换水时只需抽去缸底鱼粪和污物,然后注入新水。操作时,要少捞少碰,防止鱼体表损伤、出血、脱鳞。

3、投精饵:每隔2-4天,在中午投饵一次。如果与换水重合,则在换水后投饵。饵料以活蚯蚓、蚯蚓干体或合成饵料为好,投饵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准,并随气温高低增减。只要加强管理,鱼就能安全越冬。

温度变化对鱼影响:

温度条件涵盖三个方面的考虑:

1、绝对值;

2、变化趋势;

3、温差大小。

温度一般都是和气压联系在一起来判断鱼情的好坏,也是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温度上升,气压随之下降,无论是以天为计时段,还是以小时为计时段,这一点都是不容怀疑的。

一天里,早晚温度较低,那么此时的气压就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一般早晚的鱼口会较中午时段为好,冬天极寒时是个例外,鱼类活性随温度上升有所提升,中午较早晚要好钓一些。

剧烈的温度变化,常伴有大风大雨,网上流传的降温之前或当天好钓鱼,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实际情况区别看待。剧烈的降温一般出现在秋末冬初或春夏之交,秋末冬初,降温之前多见西北风天气,体感微凉,鱼类感知到温度即将大幅下降,为了过冬储备能量而大肆开口吃食,确实是难得的爆户天气。

春夏之交也常见大幅降温,大多伴以阴天或阴而不雨的低压天,此时鱼感觉躁动不适,即使是喜欢阴天的黄颡等肉食鱼类也很少开口。